2014 年,CNBC 将可听产品称为 “可穿戴技术的下一个风口"。不到十年后,健身追踪器和智能助听器等可听产品已成为许多人不可或缺的日常工具。
尽管诞生时间不长,但可听产品在整合人工智能(AI)、机器学习(ML)和物联网(IoT)等新兴技术方面取得了巨大的飞跃。此外,超低功耗处理和声控功能等其他流行趋势也正在成为设备的必备功能。

在过去的十年中,可听设备不仅在相关技术方面,而且在外形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此外,由于产品功能更强、电池寿命更长,可听设备的使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现代可听设备的发展历程,以及我们是如何走到今天这一步的。
首批可听设备
尽管可穿戴设备如今很受欢迎并得到广泛使用,但可穿戴产品在可穿戴设备市场中还是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Hearable “一词来源于可穿戴设备和耳机,通常被称为智能耳机。早在 2006 年,领先的生物识别公司 Valencell 就将可穿戴设备描述为用于健康监测、心率监测、娱乐、指导和云通信的可穿戴耳戴式多媒体平台。
第一款面向消费者的可听产品是 2013 年推出的 iriverON 蓝牙®耳机。其他类似设备也迅速跟进。不过,这些首批可听设备都是有线的,电池寿命通常很短。技术的落后意味着可听产品的理论效果往往好于实际效果,因为用户在使用时往往会感到沮丧,而且听不清声音。
首批可听设备在技术能力和外形尺寸方面都面临着限制。它们通常电池寿命短、外形笨重、功能基本。这一时期的大多数可听设备只能让用户播放音乐或拨打电话。然而,随着许多技术制造商的投资,可听设备将变得更加可靠,并允许广泛的应用。
当今的耳机市场
与第一代可听设备相比,如今的可听设备采用了更为精良的技术。无论是更小的外形尺寸、超低功耗处理,还是更持久的电池寿命,现代可听设备都具备了这些功能,甚至更多。随着消费者兴趣的不断提高,预计到 2026 年,全球可听设备市场规模将飙升至 939.0 亿美元,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增长超过四倍。

人们对可听设备的兴趣激增可归因于几个关键因素。首先,人们对无线耳机和信息娱乐设备的需求不断增加。特别是在智能手机和无线连接设备无处不在的今天,消费者正在寻找能满足他们需求的可听设备。此外,可听计算和语音用户界面也取得了巨大发展,使现代可听设备成为具有多功能的强大个人电脑。最后,人们对监测用户健康状况的小型可穿戴电子设备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而可穿戴设备一直走在这一运动的前列。
与最初的可听产品相比,如今的可听产品大多采用无线和数字技术。它们更易于使用、更有效、更可靠,更不用说让用户听得清楚了。由于采用了蓝牙低功耗等无线技术,可听设备可以很容易地与智能手机配对,因此在个人和工作场合都非常有用。随着语音驱动的个人助理的大量涌现,更多的可听设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能简化用户的任务。
展望未来:未来的可听设备
随着美国制定允许使用非处方(OTC)助听器的政策,预计市场规模将达到数亿(销售台数),类似于直接面向消费者(DTC)的助听器市场。随着可穿戴设备、可听设备和听力保健设备市场的不断扩大,消费者对具有基本功能的高品质设备的期望也越来越高。例如,生物识别传感器等功能正迅速成为必备功能。未来的可听设备将标配各种生物识别跟踪功能,如心率跟踪、血氧水平监测和心率变异性。

由于无线技术、微型数字元件和可充电电池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可听设备和医用助听器正处在一个交叉点上。目前,可听设备已经可以放大音频和降低背景噪音。此外,它们还可以串流音乐、拨打电话、跟踪身体活动,甚至将用户与社交媒体联系起来。下一代可听设备将完善这些功能,为用户提供全天候的无缝体验。
因此,未来的可听设备将在不同行业有多种用途。首先,可听设备将能够把外语实时翻译成用户的母语。其他可听设备的进步还将体现在医疗领域,因为更精确的生物识别传感器将使生命体征和即时测量更加准确。
Ambiq 如何做出贡献
Ambiq 的超低功耗片上系统 (SoC) 解决方案正在改变可听技术的功能和潜力。通过实现始终在线的语音检测和识别,耳戴式设备可以超越基本的生物识别测量。一夜之间,这些可听设备正在发展成为语音助手,能够融入我们的生活,提供无线、免提的医疗保健指导。
过去十年来,Ambiq®一直专注于发明和提供市场上最具革命性的 SoC 解决方案。通过先进的亚阈值功率优化技术(SPOT®)平台,Ambiq 已经帮助全球许多领先制造商开发出可以在锂电池或一次充电的情况下工作数天、数月,有时甚至数年的产品。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ambi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