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眼鏡長期以來一直承諾顛覆消費市場。儘管最初大肆宣傳,但創新仍然僅限於企業使用,而不是消費者的日常穿著。當消費性設備開始問世時,它們通常非常笨重,適合日常佩戴和長時間使用。它們的電池也很快耗盡或需要連接到充電器,這使得它們不切實際。
然而,隨著我們進入將人工智慧融入日常生活的時代,智慧眼鏡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這要歸功於微控制器在設備上實現了更多功能。這在 CES 2025 上得到了體現,許多人工智慧驅動的智慧眼鏡都承諾平衡舒適性和功能性。這些人工智慧眼鏡只會在來年更容易為消費者所接受。
全球智慧眼鏡市場有望持續成長
2024年全球智慧眼鏡市場規模估計為1.93億美元,預計未來五年複合年增長率為27.3%。1 增長主要是由企業採用和消費者興趣的提高推動的。
儘管如此,各國政府也認識到將智慧眼鏡引入不同領域的機會,例如 使用 AR 治療心理健康 或在製造和教育中使用智慧眼鏡的情況。結果是促進研究、開發和採用的新資金和舉措有所增加。人工智慧智慧眼鏡的出現將進一步促進這一成長和市場。
智慧眼鏡的演變
智能眼鏡的概念遠非新鮮事。這項技術有著悠久的創新歷史,以擴增實境 (AR) 的發展為標誌。以下是塑造市場的主要參與者的概述:
- 谷歌眼鏡 (2013): 開創了具有語音命令、攝影和互聯網連接功能的智能眼鏡概念,但面臨隱私和價格強烈反對。
- Microsoft HoloLens (2016): 介紹了物理環境中全息圖交互的思想,並展示了AR在企業中的潛力。
- 雷朋元(2021): 推動了智慧眼鏡的初步主流使用,使消費者能夠透過實體智慧
- 蘋果 Vision Pro (2023): 展示了智慧眼鏡中空間運算的潛力,但由於價格高昂且電池壽命有限,可及性有限。
- Meta Orion(未來): 承諾超越基本疊加層,透過全息顯示和神經介面將虛擬內容與現實世界無縫融合。
但在這些巨頭中,較小的新創公司正在為這一演變做出貢獻,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獨特的功能,融合了前輩的最佳元素。
人工智慧智慧眼鏡之年
CES 展示了許多較小的公司,它們已經投入其中,開發了功能豐富、功能獨特的智慧眼鏡,包括 具有增強音訊功能的智慧眼鏡。以下是 2025 年值得關注的一些新興 AI 智慧眼鏡:
Rokid AR 空間
Rokid AR Spatial2是 Apple Vision Pro 的有競爭力的替代品,是首款具有智慧近視和瞳孔調節功能的智慧 AR 眼鏡,因此近視視力人士無需使用額外的處方鏡片即可享受體驗。
它們使用索尼的 OLED 技術投射出高達 300 英寸的顯示屏,可以連接到您喜歡的智能手機或設備,例如筆記本電腦、手機或遊戲系統。
偶數現實 G1
從表面上看,Even Realities G1 提供了時尚而低調的外觀;然而,這些規格的背後包括在整體自適應光學系統 (HAOS™) 上運行的先進鏡頭技術,可在不損失清晰度的情況下提供數位內容3。Perplexity 為整合的 AI 功能提供支援,作為使用大型語言模型 (LLM) 回答問題的助手。Even Realities G1 在典型使用中還擁有令人印象深刻的 1.5 電池續航時間,標誌著類似技術的顯著改進。
哈利迪
Halliday 在 CES 2025 上推出的人工智慧眼鏡席捲了此次活動,其傳統外觀和先進技術被他們描述為「主動人工智慧」。這是一個人工智慧代理,它使用主動傾聽來學習周圍環境並即時提供回應4.
Halliday 小型眼鏡使用微型顯示模組投射出不可見的 DigiWindow,而不是投射在鏡片上。根據設計,這減少了漏光或彩虹效應。它支援在螢幕上顯示文字訊息,例如翻譯、通知和傳入訊息。Halliday 鏡頭採用輕巧的設計,擺脫了其他智慧眼鏡的笨重美感,使其定位舒適。

人工智慧如何改變智慧眼鏡遊戲
從上面的設備可以看出,人工智慧已成為智慧玻璃創新的關鍵組成部分,提供了一系列好處,包括
- 更複雜的使用者互動: 語音控制和電腦視覺使用戶能夠更無縫地與穿戴式裝置互動。
- 法學碩士的整合:OpenAI 的 大型語言模型可實現自然轉換和廣泛的內容生成,以提供資訊、參與和娛樂。
- 更深層次的個人化:量身定制的內容和體驗將更好地引起用戶的共鳴。
- 即時資訊處理:即時資料處理引入了新功能和用例機會。
AI芯片讓智能眼鏡更主流
人工智慧對智慧眼鏡產生深遠影響的其他方式之一是透過設計增強。智慧玻璃創新者透過人工智慧晶片實現更有效率的資料處理和提高的性能,擁有更大的設計靈活性。
在 CES 上看到的新興智慧眼鏡縮小了硬體尺寸,採用輕量化設計,長時間舒適,並延長了電池壽命,適合長期使用智慧眼鏡。額外的好處是這些眼鏡開始看起來很時尚,適合日常佩戴。
值得關注的人工智慧眼鏡應用
人工智慧眼鏡的潛力是無限的,但以下是消費者今天可以做的一些令人興奮的事情:
- 語言翻譯: 通過消息、社交媒體、互聯網瀏覽等實時翻譯進行免提內容消費和對話。
- 導航:獲取詳細的路線、安全信息和信息豐富的疊加層,以改善體驗。
- 生產力:透過虛擬助理和免持存取日曆、通知和提醒來優化您的組織。
- 攝影:拍攝和分享具有更好質量和自動增強功能的多媒體。
人工智慧眼鏡的未來展望
邊緣設備的成長以及對人工智慧和擴增實境的更大投資將繼續推動該市場的創新,並支持消費者對該產品的興趣。儘管在設計和處理能力方面取得了重大進步,但要優化這些設備的日常使用的舒適度和功能性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人工智慧眼鏡先驅將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是這些新設備的廣泛社會接受度(在任何技術進步中並不少見)並展示價格價值。為了為主流採用鋪平道路,必須正面解決隱私問題和技術限制。
Ambiq 如何做出貢獻
隨著人工智慧成為智慧眼鏡等邊緣設備的搶手功能,設計人員還需要考慮其設備的設計和實用性,以贏得客戶的心。人工智慧智慧眼鏡必須具有支援其創新功能的快速性能、更長的實際使用電池壽命以及時尚的設計。
Ambiq 憑藉其超 低功耗系統單晶片 (SoC) 系列在解決這些問題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在最近與 ThinkAR 合作開發 AiLens 智能眼鏡時,Ambiq 使用 Apollo4 SoC 在設備邊緣使用節能邊緣處理來實現令人驚嘆的圖形、音頻和 AI 模型。
這為 ThinkAR 提供了即時和響應式的 AI 整合、比業界標準高出 3 倍的電池續航時間,以及最小化的硬體組件以實現輕量化設計。要了解有關 Ambiq 和 ThinkAR 合作的更多信息,請 查看此處。
來源:
1大觀研究 |2024 年 12 月
2探索 Rokid AR Spatial – 通往下一代擴增實境體驗的門戶 – Rokid |2025
3Even Realities G1 評論 |具有顯示器和人工智慧功能的處方智慧眼鏡 |2025
4Halliday:全球首款採用隱形顯示器的主動式 AI 眼鏡 – Hallidayglobal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