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几年间,可穿戴小工具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智能手表、健身追踪器到个人医疗设备,可穿戴技术似乎可以实现很多目的,比如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改善我们的健康状况,并最终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得益于无线可穿戴设备需求的增长,可穿戴设备市场近年来迅速扩大。2017 年,全球联网的可穿戴设备数量为 5.26 亿台。预计到 2022 年,这一数字将翻一番。
可穿戴设备越来越多地集成了多种无线通信协议,其中蓝牙低功耗协议最为普遍。在健身和医疗保健领域,可穿戴设备大放异彩,因为这些设备可以利用蓝牙无线电,以相对简便的方式实时监测重要数据,并将数据传输到其他智能设备。不断扩展的无线连接设备网络成为物联网(IoT)的基石,帮助我们更接近实现智能互联世界的愿景。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可穿戴技术领域值得关注的五大趋势,这些趋势可能是您所不知道的。
更多耳戴式设备
谈到可穿戴技术,人们通常首先想到智能手表和健身追踪器。然而,可听技术正在迅速崛起。像亚马逊 ® Echo Buds 这样的先锋耳塞,旨在与智能手机和其他物联网设备无缝互动,为用户提供更加身临其境和直观的环境,让设备全天候开机。越来越多的用户希望智能耳塞不仅能放大声音,还能与智能手机等无线设备同步,实现通话、音乐和游戏等功能。
随着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的发展,电池的效率更高,蓝牙® 的覆盖范围更广,传统的助听器也在经历着巨大的变革,从而推动了无线耳塞和助听器的融合。据估计,86%可以从助听器中受益的人都没有购买助听器,主要原因是助听器价格昂贵。自《2017 年非处方药助听器法案》通过以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一直在与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以及技术部门合作,为非处方药(OTC)助听器这一新类别制定法规。不久之后,轻度至中度听力损失的成年人将有一个新的选择,即通过具有现代设计和先进功能的新设备获得负担得起的听力帮助。人们再也不会因为传统助听器的设计和功能以及高昂的价格而逃避佩戴助听器了。
更多智能服装和配饰
随着可穿戴技术的发展,它将不仅仅是我们绑在手腕上的设备,还将扩展到智能服装。智能服装产品已经面世,包括能测量你走路或跑步情况并为你提供建议的袜子,以及能在穿着者紫外线水平过高时发出警报的智能泳衣。
智能服装类中其他值得关注的可穿戴设备包括脑感应头带、减压项链、用于体育教练和理疗的智能织物以及各种智能个人配件。例如,Alexa® 智能戒指可以帮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轻松地导航,而其他类型的智能标签或COVID 卡则可以帮助全天候跟踪人的生命体征,以便在大流行病发生后进行接触追踪。
更多头戴式显示器

可穿戴技术的未来包括将增强现实(AR)和虚拟现实(VR)技术融入我们日常生活的头戴式显示器(HMD)。AR HMD 设备的潜在优势尤其巨大,因为它们将允许用户同时与数字信息和周围的现实环境进行交互。然而,AR/VR 解决方案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就必须克服电池寿命、计算机视觉、延迟和像素密度超过 4K 等挑战,而这一切都需要在固定的 2 瓦至 3 瓦热预算下实现。
一些最有前途的 AR HMD 项目包括Magic Leap 的 MagicLeap®One(被誉为 “可穿戴空间计算机")和Microsoft®的HoloLens®2("身临其境、符合人体工程学、本能、不受束缚")。此外,Facebook Reality Labs(FRL)正在研究全息光学,其方法是开发 “未来类似太阳镜的 VR 硬件"。随着 AR/VR 可穿戴设备变得越来越轻便舒适,它们还可以用于游戏等其他用途。随着游戏体验从 PC 端转向移动端,AR/VR 技术可以创造出更加身临其境和个性化的移动游戏体验。
处理能力更强,电池寿命更长

得益于系统芯片(SOC)的改进,如今的可穿戴设备拥有更强的处理能力和更长的电池寿命。这意味着它们可以处理通常会消耗大量电能的更复杂的任务,如始终在线的语音命令、更丰富的图形和显示、更多功能,或运行人工智能(AI)以更快地做出决策。以前设备的续航时间只有几天,而现在一些多功能智能手表,如最新的Oppo Watch,一次充电可持续使用 21 天。
无论可穿戴设备是使用一次性电池还是充电电池,都必须使用高能效组件和算法,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就是为什么制造商和设计师都在寻找超低功耗 SoC(如Ambiq 的 Apollo 和 Apollo Blue 产品),以延长电池寿命,增加更复杂的智能处理功能,使用更小或更小的电池,同时不影响整体用户体验。